假期有節律,開學有章法
每年假期過后,我們都會接到很多電話,咨詢的內容如出一轍,經過一個假期,孩子不知為什么,就是不想上學了……在欣喜于家長朋友懂得找專業機構咨詢的同時,也深深感到家長朋友在引導孩子方面的迷茫。
現在馬上就要放寒假了,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是擺在家長朋友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假期生活的安排這個話題。
首先提請各位家長朋友注意的是安全問題。大家知道嗎?對于孩子,安全隱患最大的地方是哪里?學校、社會還是家里?沒想到吧,在家里出現安全問題的比率遠遠高于社會和學校。所以當孩子大放寬心在家里時,家長朋友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即使有陪護人在孩子身邊,對孩子進行必要的防水、防電、防火等安全教育依然非常重要。
假期來臨之際,不少家長朋友陷入焦慮之中,在和孩子討論假期生活安排時陷入新的戰爭。戰爭的焦點集中在三個方面:作息時間由誰做主,是否參加輔導班,可否外出旅行。
假期的作息不同于學期生活,沒有太多的強制性。在安排作息時,可以和孩子認真溝通,形成一致性的意見。需要把握的是:盡量保證孩子睡到自然醒,盡可能保持相對的節奏,晚上上床休息的時間不宜超過10:30,白天的學習和娛樂時間要張弛有度。切忌家長朋友自作主張,給孩子訂一張軍事化管理式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根本享受不到假期生活的愉快。這樣的作息表在制定的同時就宣告了它的報廢,基本不會得到孩子的認同,更談不上認真的執行。把假期還給孩子應當是安排作息時間的基本出發點。
剛剛告別第一課堂,假期一到,家長朋友又迫不及待地將孩子送往第二學堂——課外輔導班,孩子再次進入緊張的學習狀態,卻又難以打起精神。假期究竟要不要參加輔導班呢?主動權依然要交還給孩子。通常來講,寒假時間較短,中間又有春節,時間相對緊張,盡可能不安排輔導班學習。如果需要安排,也盡量集中安排,以保證孩子有集中休息的時間。對于孩子一個學期的學習情況,家長一定要和孩子有認真的梳理,對于學科中的弱點和弱勢學科,要分析清楚原因,是基礎知識的問題還是學習方法的原因,要搞清楚薄弱環節,有很多問題完全可以在家里自行解決。對于小學低年級段的孩子,大多數薄弱項在基礎知識,加強訓練,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輔以扎實的閱讀是完全可以解決的。對于小學高年級段和中學階段的孩子,已經形成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法,利用假期時間自我進行知識的梳理和總結調整是可行的,家長朋友要做的只是和孩子達成學習進程表。當孩子提出針對薄弱環節參加有針對性的輔導班時,家長朋友可積極為孩子聯系安排,并妥善安排孩子的交通和飲食,孩子既得到了尊重,又有學習的目標感,參加輔導班這件事兒就會事半功倍。把“要你做”轉變為“你要做”是參加輔導班與否的關鍵。
假期會有不少同學出外旅行,孩子難免也會有這樣的期待。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家旅行無疑是一次很好的親子活動。旅行中孩子處于全然放松的狀態,會有很多的自然流露,是親子溝通的良好時機。關于孩子文理科的選擇和未來專業的考慮就是我們在初一假期旅行途中深入交流的結果。那一次,我們舉家杭州行,旅途中喝著茶,吃著點心,談東論西,話題不知怎么就說到了學文還是學理的問題上。令我吃驚的是孩子居然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且考慮得還很深入。他和學姐學兄們進行了討論,向老師征求了意見,并認真分析了自己的情況,堅定地選擇文科,連專業都想好了,中文,理想目標——北大中文系。要知道,我們家上上下下幾十口子只有妹妹學了文,還留下了不甚愉快的求學經歷。中文——一個不是很熱門的文科專業,更是出人意料。可是兒子確實是用了心的,對于國內各大院校中文專業進行了比較分析,對于自己的所長縮短進行了全面評判,理智告訴我:孩子是對的。于是我堅定地支持兒子。我們總以為孩子小,對自己的事兒不上心,其實這完全是一個誤區。其實孩子對自己是最操心的,孩子對自己的重大事項非常關注,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妥善準備,其成熟度超出我們想象。這次旅行于我而言意義重大,一次性解決三個問題:文理科選擇,專業選擇,目標院校。我知道,此后五年的學習不用我牽掛。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旅行活動安排得好,可以解決日常教育環境中難以解決的很多問題:親子溝通、學習問題、師生交往、同伴相處等等。寬松的環境更有利于教育行為的自然發生。我們只是很少會“聽”孩子的。旅行恰恰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全身心享受旅行,敞開心扉,旅行就會收獲無限的欣喜。
寒假是新學年第一學期的結束,對于新學期進行回顧和梳理將對下半年的學習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孩子容易在第一學期出現狀況,認真分析,不外乎三種情況:一是初入學孩子,即幼升小的孩子,二是學習環境有較大調整的孩子,如小升初、初升高或是由走讀轉入住宿的孩子,三是正常假期銜接。
孩子的不適或家長的無措主要在于:一是家長朋友沒有意識到新情況的變化對于孩子的影響,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二是家長朋友在安排孩子的生活時比較主觀,沒有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三是家長朋友對孩子的假期生活缺乏節律性安排,導致孩子生活節奏突然變化情況下的初期不適性。
對于學習環境調整變化較大的情況,經過一個學期的適應和調整,大多數孩子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假期就可以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對學期知識的總結和回顧中。對于新入小學、初中、高中的孩子,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利用寒假將由于適應新環境而遺留的學業問題進行彌補和解決,中學階段的孩子還應當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調整。當然這些補充和調整本身也在學校假期生活和學習的安排之中,家長要做的是輔助工作,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制定獨立的總結學習計劃,而對于中學階段的孩子,則以溝通交流為主,自主權應當交給孩子。寒假的小調整將是新學期的大進步。
假期生活節律性安排對于新學期的順利展開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按照4周來規劃寒假生活的話,可以將假期生活劃分為三個階段:休眠期、規律期和恢復期。前一周作為休眠期。這個階段孩子每天睡到自然醒,學習生活相對自由安排,任務稍微輕松一些,目的是給孩子一個徹底放松、恢復體力的時段,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時間不易過晚,晚上9:30左右應當讓孩子準備就寢,初中階段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推后一個小時。中間兩周為規律期。這個階段和孩子商量一個作息時間表,基本做到作息規律,早晨8:00左右起床,9:00進入正常學習狀態,一天的學習任務應當是明確的,應當有對既往學習內容的復習總結環節。目的是保持假期的學習節奏。最后一周為恢復期。這個階段將起床時間再向前調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生活基本按照上學時的節奏安排,讓孩子在生活上做好與新學期生活對接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整個假期,孩子的三餐節奏應基本保持,即使孩子早晨起床較晚,依然有簡單的早餐,不改成兩餐制或隨意性太大,目的依然是在生理上給孩子基本的節奏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電子游戲等要有節制,可以比平時增加一些時間,但在進入恢復期時,就要調整到和上學時一樣的節律。如果可以為孩子安排一個節律化的假期,孩子的新學期生活一定會是一個正常順暢的開端。
假期生活的節律性,推而廣之就是生活的規律性和節奏性,如果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朋友可以幫助和引導孩子建立起這樣的生活習慣,對于孩子的一生無疑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一個隨著自己生命脈搏躍動的生命,一個踏著自己生物時鐘節奏而舞動的生命該是多么有靈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