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家庭教育專業指導師培訓,鴻猷文化課程培訓內容包括:“中外家庭教育比較”、“家庭教育咨詢策略”、“在繪本中認識未知的自己”、“中國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的哲學思考”、“兒童心理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家庭教育學習指導策略”等等。
作為一名學員,從書本中喜獲家庭教育的良方,真是受益匪淺。怎樣教育子女或學生,是為人父母者,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身邊的家庭經常抱怨他們的孩子心理出現了問題,如厭學、孤僻、膽小、過度活躍、好勝等等,從他們的話語中常流露出無奈、擔憂、焦慮、失望……感嘆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但很多父母都沒有認識到許多問題其實就出在自己身上,當在家庭教育孩子遇到挫折時,不應一味責怪孩子。應該先檢討自己的教育方式。
兒童心理發展中,李老師以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為開篇深深吸引我對家庭教育的學習興趣。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應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沒有一個老師或親人能代替父母的教育工作,因此,教育孩子必須先了解孩子。
其實,兒童心理跟成人心理不一樣。孩子看物體是具體的,但成人看物體卻是抽象的;孩子注重的是過程,但成人注重的是結果。家長應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了解孩子的思想角度非常重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
其實,不同階段的兒童心理不一樣。根據皮亞杰理論:孩子在0-2歲時,有的是感知動作思維;在2-7歲時,有的是前運算思維;在7-11歲時,有的是具體運算思維;在11歲以后,有的是抽象思維。父母應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與孩子共同成長。
其實,同一年齡的孩子身心不一樣。兒童心理發展有四種年齡劃分;以出生年月日為歷法年齡;以大腦動作為生理年齡;以認知智商為心理年齡;以人際情商為社會年齡。家庭教育應該是個性化教育,結合實際,因材施教,要想教好孩子切莫簡單復制經驗。
其實,今天的孩子與昨天孩子不一樣。今天的孩子無論生理上,知識上都早熟,心理更復雜,思維更具批判性,要求平等意識更強烈,也由于現在的兒童多獨生,普遍的兒童都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分享意識,缺少玩伴,內心都十分孤獨。然而,父母應與時俱進,調整自己的教育模式,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要教育孩子,讓我們關注孩子的心靈的成長,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要讀懂孩子很容易,每個父母,教育工作者都當過孩子,將心比心,就能懂了;為什么現在的我們會覺得讀懂孩子很難,是因為時代變了,教育變了,孩子也變了,變得與我們小時候大不相同。日后,無論對待自己的孩子或學生。都必須了解孩子,關注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共同成長。
通過這次鴻猷文化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我學習了很多關于兒童心理發展的知識,并讓我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了興趣,所以今后都會在兒童心理發展上投入更多的學習,把興趣轉化為更多的知識儲備。